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一场40年前的军演,11万解放军参加,邓小平:该花的钱还是要花

2023-03-27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担负着保卫祖国安全职责的人民解放军,曾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军事演习,其中1981年9月举行的......
流星加速器兑换码2023

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担负着保卫祖国安全职责的人民解放军,曾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军事演习,其中1981年9月举行的华北军演,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演,也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军演,解放军先后投入11万部队和大批武器装备,把这场演习进行得有声有色,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,外国媒体称这是“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盛大的一次显示力量”。

正所谓有果必有因,动用人力、物力的军事演习必然要有一定的目的,或是对外,或是在内,或是二者兼顾。

那么这场规模盛大的军事演习因何而起,又起到了哪些作用呢?

本期内容,就跟您谈一谈我军历史上的1981年华北大军演。希望本文能为大家了解这段历史有些许帮助,您的点赞评论就是我们的动力。

《左传》有言,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,意思是说祭祀和军事,是国家的两件大事。

现在国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,纪念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乃至牺牲的先烈,举行大型的阅兵或演习,都是这句古话的体现。它们的目的大体往往也有些类似,比如训练部队,凝聚人心,彰显力量等等。

1981年的华北军演,也是如此。粗通历史的人,一定都知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之后,新中国与昔日的老大哥苏联关系破裂,加之世界形势,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都面临着战争的威胁。

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,美国也曾计划对中国进行核打击。我国则从1964年开始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“三线建设”,以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大战。

在1973年,解放军还举行了一次专门应对假想敌大规模坦克集群进攻的军演,至于这个有坦克集群的假想敌是谁,不用说大家也都心中有数。

到了八十年代前后,尽管世界大战的威胁性有所降低,但霸权主义国家的威胁依然存在。

1979年12月,苏联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大举攻打阿富汗,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震惊和不满,作为这两个国家的邻国,这场战争更是引发了中国深深的不安。

邓小平

1980年1月7日,邓小平在与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的会谈中这样说道:国际局势不是一天天趋向缓和,而是一天比一天更加动荡,并且存在战争的危险……就中国来说,我们确定的目标是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,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,实现这个目标是困难的。

这一年的10月15日,在解放军总参谋部召开的防卫作战研究班会议上,邓小平在分析当前的世界形势后,提出了“积极防御”的军事战略,和“反对霸权主义,维护世界和平”的外交政策总方针。

为了做好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准备,会议之后,根据会议的精神,总参谋部、总政治部、总后勤部共同向全军发出了1981年加强军事训练的指示,同时明确指出要由北京军区在秋季举行全军高级干部的战役集训。

三个军事演习的方案也在这时被提出来,第一个是在华北举行防御作战演习,第二个是在西北,举行运动战、防御战和游击战的演习,第三个是在渤海地区,进行反登陆作战演习。经过总参的反复研究,决定先在华北举行军演,地点定在了河北张家口西北的张北地区,委托北京军区组织实施。

方案上报后,中央军委原则上同意了该建议。就这样,1981年的实兵演习定了下来。

不过在军演方案上还有不少要解决的问题,比如在军演的规模上,就出现了大中小规模之分。出于经费和国际影响等考虑,总参的一些领导倾向于搞集团军或师一级的演习,规模搞得小一些,当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、副司令员马卫华,都主张搞大一些,因为来参观演习的都是大军区一级的领导,规模太小对他们来说用不上。

1981年1月,副总参谋长张震和有关人员去往北京军区,张震也赞同军演规模要大一些。3月份,方面军规模、集团军规模、师规模的三个大中小演习方案出炉了,总参谋长杨得志和副总参谋长张震,当面向邓小平汇报了这三个方案。

其实三个方案的分歧就是经费和国际影响的问题,当时刚刚改革开放,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,大规模的军演会给国家财政增添负担,而且大规模的演习可能会在国际上产生负面影响,尤其是对苏联的影响。

邓小平

邓小平听过汇报后说道:这在政治上不会引起苏联有什么反应,不要考虑。我们只是在陆地上搞演习,苏联每年都搞多少次,规模也不小,也没有什么政治反应。

搞一次实兵演习对我们的部队锻炼也有好处,看一看训练成果,给军队打一打气,该花的钱还是要花。

最后在方案上,邓小平同意秦基伟等人的大规模演习,同时要求要“厉行节约”。

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军队训练问题,在此前一段的特殊时期,由于缺乏训练,官兵的军事素质有不小的下降,一些训练被当成是“形式主义”,比如国庆阅兵,从1959年之后就没有再举行过,再有就是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,虽然取得了胜利,但也暴露出我军缺乏训练,军事素养下滑的弊端。

所以邓小平也希望把这一次演习,当成是重新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契机。

张震

1981年3月12日,张震向北京军区、参演有关兵种负责人以及三总部有关人员,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,大家都表示一定要把这次演习搞好。

在最吃紧的经费问题上,大家也都是集思广益,比如可以从部队正常训练的物资、费用调剂一些;运送演习的专列,可以部分采用摩托化和徒步行军的方式代替。

财政部给这次演习批拨了专款,不过更多的还是靠北京军区自行解决。

大规模的演习也离不开统筹规划,中央成立了以杨得志为组长的全军高级干部战役集训领导小组,以张震、秦基伟等人为副组长,成员有解放军三总部、北京军区和有关兵种、部门的负责人。

接下来四五个月的紧张筹备中,部队做了大量的工作,修建参观道路250公里,预定的演习区域内有200多个村庄,每个村都派出了安全哨兵,还专门转移了危险区域的1万多名群众。

1981年9月14日上午9点半,华北演习开始,包括邓小平在内的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场观看,全军许多高级别将领也都来了。

为了这次演习,陆军投入了1个军部、8个师,空军投入了2个航空大队,加上后勤及有关人员,共计11万人,武器装备投入的数量也非常惊人,坦克、装甲车超过1300辆,汽车超过1万辆。

价格不便宜的导弹,演习中也发射了许多枚。当年那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,此时已经成长为拥有多兵种协同作战的现代化部队。

平日穿军装不多的邓小平,为了这次演习特意还穿上了军装。演习中的红蓝双方对抗到激烈之处,这位戎马半生的七十多岁老人,还会兴奋地站起来拍手称赞。那些同样见证过人民军队成长的老将们,心中也都感到颇为自豪。

这次演习前后进行了4天,共有四个科目,包括坦克集群进攻,空降与反空降,阵地防御,预备队反突击,而邓小平每天都到场观看,这支部队依然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,更让他感到宽慰的是,11万人大规模的演习,没有出现一例伤亡。

9月19日,参演部队又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,邓小平身着军装检阅了53个地面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,如此大规模的阅兵,已经时隔很久没见到了。

在阅兵仪式的讲话上,邓小平对受阅官兵们说道:有这样一支好的军队,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,一定能够打败任何侵略者……苏联霸权主义……严重地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我国的安全。对此,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。

正是在这次阅兵讲话中,邓小平提出了要把人民解放军建设为一支强大的、正规化、现代化的革命部队,这也标志着人民军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。

其实,在我们举行华北阅兵的前几天,1981年的9月4日,苏联举行了一次超过50万人规模的军事演习,人们称之为“西方81军演”,苏联人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国家大秀一把肌肉。

坦白而言,我们的华北军演是要比他们逊色不少,但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,苏联却盛极而衰,当年那支威震八方的军队变得四分五裂,而中国军队却一天天的发展壮大,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迈进。

内容来源:

《邓小平思想编年》,《邓小平文选》,《邓小平年谱》

毛长健:《震惊中外的华北大演习决策的前前后后》,《党史博采》2011年

舒云:《邓小平决策华北大演习》,《党史博览》2005年第5期

牛宝成:《建国后解放军军事大演习扫描》,《党史博览》2003年第9期

宋凤英:《改革开放后首次华北大军演内幕》,《党史纵览》2008年第9期

李响邹维荣:《1981年华北军事演习》,《百姓生活》2019年9月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和平商贸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和平商贸网 X1.0